把握思政工作着力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经济管理学院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
2021年11月16日,经济管理学院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会议由经管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波同志主持,校团委书记罗瑞同志出席,学院党总支各支部委员、全体辅导员老师参会。会议围绕经管学院师生思政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优化思路及改进措施等内容展开研讨。
会上,张海波书记带领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议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内在机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张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我们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深刻领悟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加强思政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办公室主任李洁同志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教师思政现状,主要问题表现为部分教师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站位不够高远,或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缺乏全局观念和奉献意识,或职业道德扭曲,言行举止失规失范。对此,李主任从加强党建思政学习、强化师德警示教育、增强时代感、融合新方法等角度提出相关工作思路。赵燕妮同志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从教师自主潜心立德、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优化教学模式方法、提升科研实践能力、强化班导队伍建设、抑制学生浮躁学风、打造网络育人阵地等方面分享工作案例,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学生一支部书记高亚男同志谈到,高校思政工作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应当准确把握基本要求并着力抓好重点环节;但学生工作细致烦杂,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引领过程更倾向于碎片化、细节化管理,并无较多系统性、计划性的学习和组织,可考虑分门别类并将思政工作单独罗列,形成常态化、动态化、系统化的工作格局,从而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学生二支部书记罗恩勤同志表示,目前思政工作整体表现出学生参与度和投入度不高、部分学生存在抵触情绪、活动组织形式单一且缺乏身临其境触动感、学生干部未能有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存在一定程度“一刀切”工作方式等主要问题,可考虑通过参观学习、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素质拓展等多元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并针对各年级学情和特性设置阶梯性思政教育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的梯度性提升。
校团委罗瑞书记发言时指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阵地,辅导员是主阵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攻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学生工作纷繁复杂,辅导员可能会疲于应付,但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重要的引路人,辅导员需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并及时调整心态,清晰把握角色定位和自身发展,积极主动完成本职工作,勤勉认真、踏实负责,多从学生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自身带班风格并潜移默化实现思政引领。辅导员要积极构建师生和谐融洽关系,但同时应恪守底线、坚持原则,切实做好表率作用,赢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
韩琳、刘艺、杜心迪、李亚、黄鹤等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分享各自在班级管理、思想引领、活动组织、党员发展、评先评优、主题教育等具体工作的成功经验,例如:如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如何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如何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并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如何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自主意识和奉献精神、如何营造和谐班风与优良学风、如何疏导处理特殊情况、如何排查学生寝室安全隐患、如何与学生一起成长、如何调整自身工作状态、如何持续性推进思政工作等。全体同志积极深入交流研讨,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张海波书记总结发言时指出,经济管理学院师生思政工作有效推进,成效明显,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学风良好。但还是存在如下不足:1.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课程思政作用认识不到位;政治辅导员对思政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欠缺,培训学习不够。2.思政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与现实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兴趣。3.部分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自主情绪强烈,对思政活动有抵触和抗拒心理。4.形式单一,过于依赖课堂灌输,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政工作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针对学院思政工作现状,张书记强调,“00后”青少年在思想、情感、观念、感觉、思维、心理等方面均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因此对学生的教育要因势利导、因时而变,要跟上潮流、润物无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张书记介绍通过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加强思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建议参会同志继续开展思政工作研究,申报科研项目,形成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文/赵燕妮 图/张会敏、赵燕妮
2021年11月17日